图片
图片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【经典回顾】1、咳而上气,此为肺胀,其人喘,目如脱状,脉浮大者,越婢加半夏汤主之。【组成】甘草 大枣 石膏 姜 麻黄 半夏【功效】宣肺泄热,止咳平喘【时机】1、这是咳嗽发烧加流汗。如果发烧有汗没有咳嗽就是桂枝汤。2、比较:小青龙汤一定要看到表寒和里寒(脉数口不渴苔白无汗),而越婢加半夏汤是热症。【应用】1、肺胀,咳嗽上气,胸满气喘,目如脱状,浮脉大者。【现代剂量】麻黄15克,石膏30克,生姜10克,炙甘草6克,大枣30克,半夏15克【方解】1、麻黄: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温热泻药,平散性药。2、石膏: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,收敛生肌。寒凉泻药,降散性药。3、生姜:发汗解表、温中止呕、温肺止咳。温热补药,升散性药。4、炙甘草:补脾和胃,益气复脉。平补药,平收性药。5、大枣: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,缓和药性。温热补药,升散性药。6、半夏: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,外用消肿止痛。温热补药,降散性药。图片
【说明】1、越婢加半夏汤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越婢是指含有麻黄加石膏的方剂,越婢加半夏汤是越婢汤加上半夏。当有内热或有人里化热时,就会用到越婢加半夏汤,就是可以治咳嗽。有些人喘起来时,眼睛就像要掉下来一样,称为“目如脱状”;脉浮大代表有外感。2、越婢加半夏汤中,生半夏是祛痰燥湿的药。组成中,热药多,就是石膏是寒性;补药多,但有泻性的麻黄和石膏。治疗气喘,所以降性多,其中只有生姜有点升性,但生姜还有其他作用。3、从方性来看,可以看到它稍有升性,但降性多。虽然方中有寒性的石膏,但是其它热性的药物更多,所以比起麻杏甘石汤,越婢加半夏汤並不是那么凉。4、整体方性以降、散、润为主。当患者有肺胀气、痰饮严重、气喘时,就可以考虑使用越婢加半夏汤。【应用集锦】1、很有名的治疗肺气肿的处方,粉剂就可以,附送的小汤药匙,三四下,当场喘就去掉了,肺气胀就没有了。2、肺胀就是肺气肿。病人的胸腔胀起来,持续的呈现只能在吸气的状态之下,这就是肺气胀。咳而上气就是肺胀的主要症状。喘得很厉害,目如脱状,脉浮大者,越婢加半夏汤。肺胀气的病人如果是烦躁而喘,脉浮者,心下有水,小青龙加石膏汤。【比较集锦】1、(1)麻杏石甘汤:麻黄四两(去节) 甘草二两(炙) 石膏半斤(碎,绵裹) 杏仁五十个(去皮尖)(2)越婢汤: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。恶风者加炮附子一枚,风水加术四两(3)越婢加术汤:麻黄六两,石膏半斤,甘草二两,生姜三两,大枣十二枚,白术四两(4)越婢加半夏汤: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2、麻黄汤加石膏,生姜,大枣,名大青龙汤。根据大青龙汤减桂枝,杏仁,名越婢汤,治风水病之肌热者。若阳虚恶寒,加附子,名越婢加附子汤。喘咳上气,加半夏,名越婢加半夏汤。3、肺胀病证方治表肺胀主症咳喘上气,目如脱状,脉浮大越婢加半夏汤方咳喘上气,烦躁,心下有水,脉浮小青龙加石膏汤咳而上气,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咳逆上气,时时吐浊坐不得眠皂荚丸附外台皂荚丸方咳而上气,脉浮厚朴麻黄汤咳而上气,脉沉泽漆汤上气喘躁,欲作风水补小青龙加石膏汤肺胀死症上气、面浮肿,肩息脉浮大又加下利4、小青龙加石膏汤VS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(表寒和里寒)越婢加半夏汤(热症)病因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病机饮甚下热热甚于饮症状咳喘并重,内有烦躁喘重于咳,目如脱状病情其势较缓其势较急治疗麻黄、桂枝并用,重在发散风寒以宣肺气重用麻黄、石膏以宣肺清热,发越水气相似二方均治肺张,皆是外有表邪,内有水饮犯肺,其证皆见咳喘、脉浮。【名家论述】1、越婢加半夏汤《金匮教程》肺胀就是肺气肿,前面说的是肺脓疡、肺痿。肺胀,『其人喘』喘得很厉害,『目如脱状,脉浮大者,越婢加半夏汤主之』。同样是『咳而上气』,咳而上气就是肺胀的主要症状,病人的胸腔胀起来,持续的呈现只能在吸气的状态之下,这就是肺气胀。肺胀气的时候如果病人是『烦躁而喘,脉浮者,心下有水,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』。这里有两个方子在治疗肺气胀,就是肺气肿。越婢汤里有麻黄、石膏,诸位知道肺胀在里面的时候,热会很重,热很盛的时候我们会用麻黄、石膏,这两味大家最熟了。这里为什么张仲景要加半夏?越婢汤还特别要加半夏,就是因为病人肺胀的原因是来自中焦脾胃,中焦脾胃受到痰阻,没有办法把津液完全交给肺,于是肺就胀起来,这个时候我们要将中焦横隔地方的痰去掉,所以要加入半夏。读到金匮这里后我们就看懂神农本草经里面一再写到半夏能够降逆。这个什么叫做「逆」?就是痰阻在横膈膜上,肺气无法下降,于是造成气逆。平常我们呼吸的时候横膈膜下降,吐气的时候横膈膜上升,这是正常的。结果病人无时无刻不管吸气吐气横膈膜都绷紧在上面下不来,此时只有半夏能够把横膈膜往下降,半夏的功能就在这里。现在我们大家应该了解到神农本草经里在讲半夏能降逆的意思了,越婢汤可以加半夏,小青能汤呢?也有半夏,都用到半夏。主要原因就是『咳而上气,烦躁而喘,脉浮者,心下有水』,心下有水气的话,病人咳嗽的时候喉咙一定会痒,这叫做水气,你一咳它就散一下,所以喉咙里面会很痒。如果『咳而上气』没有痒,眼睛瞪的很大,变成圆圆的,黑珠子在中间,这叫做『目如脱状』好像眼珠子要掉出来了的感觉。黑珠在下白区在上面包着,如果这个人没有咳而上气、没有气喘,这种眼睛叫「暴光」。暴光的人非常的凶,而且恶,这种人做过牢,一般从牢里出来的眼睛都是暴光的。如果他说:「我告诉你我没有做过牢喔,我是好人喔。」他越告诉你他是好人,然后眼睛就越暴光,人就越坏。像释迦嚤尼佛看你时的眼睛是瞇瞇眼,这是好的。眼睛瞪着这么大干嘛,这是爆光。我们眼睛如果是这样子,叫下三白。这样子,叫上三白。法官在办案子时间犯人说:「你有没有杀人啊?」「我没有杀人!」白珠子在上面或是在下面的,都是杀人犯的眼睛。杀过人以后眼睛都会充满血丝,看着就知他是凶手,眼露凶光。这种除外,如果他没有咳而上气,就是坏人,不是病,千万不要误以为説:「老师,他是越婢加半夏汤证。」看相跟看病都分不出来,也就不用当医师了。『目如脱状』,『脉浮大』一定是寸脉浮大,为什么会浮?这代表病在肺里面太热了,我们用麻黄就是要开表解热,石膏清里热,石膏是最凉的药,能够清上焦的热。所以气喘咳嗽,不用麻黄的话病人是不会好的。大家看张仲景说,多少方子都用到麻黄。后面的小青龙还是以麻黄为主,许多地方大部分都在用麻黄。温病派的医生,就是现在外面的中医,麻黄都不敢开,因为担心麻黄太强了,所以药房里面麻黄都用不掉,只有我们经方家在用,但是我们是很少数的中医,所以用量也很有限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