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众认知里,甲亢往往是现代医学内分泌领域的病症。
可你知道吗?从古老的中医角度探究,肝与甲亢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中医理论体系博大精深,通过独特的视角,为我们揭示了甲亢发病及治疗的新思路。
图片
百病从肝治。肝经所至,皆与肝有关
从中医角度来看,肝与甲亢存在着密切关系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生理方面肝主疏泄与气机调节:中医认为肝主疏泄,能调畅全身气机。
甲亢患者常出现烦躁易怒、情绪波动等症状,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关。若肝失疏泄,气郁不舒,气郁化火,火热内扰,就可能引发甲亢的一系列症状。
肝藏血与阴液调节:肝藏血,血属阴,肝阴能制约肝阳,维持人体阴阳平衡。甲亢在中医多属 “瘿症” 范畴,其发病常与阴虚有关。肝阴不足,不能制约肝阳,肝阳上亢,可出现头晕、目眩等甲亢常见症状,且肝阴亏虚也可能导致虚火内生,加重病情。
图片
病理方面肝郁气滞与痰凝:长期情志不舒、抑郁等致肝郁气滞,影响津液输布,聚而成痰,痰气互结于颈部,可发为瘿肿,即甲亢的甲状腺肿大症状。此外,肝郁气滞还会影响血液运行,形成瘀血,与痰气相互搏结,使病情更复杂。
肝火旺盛与代谢亢进:肝郁化火,肝火炽盛,会加速人体新陈代谢。甲亢患者常表现为怕热、多汗、多食易饥等代谢亢进症状,与肝火旺盛的病理状态相符。肝火还可上炎至头面,出现面红目赤、急躁易怒等症状。
肝肾阴虚与病情发展:肝与肾关系密切,肝肾同源,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本。甲亢病程较长时,易耗伤肝肾之阴,出现腰膝酸软、耳鸣、五心烦热等肝肾阴虚症状,进一步影响机体功能,使病情缠绵难愈。
基于这样紧密的联系,中医在治疗甲亢时,有着独特的思路。
常从疏肝理气、清肝泻火、滋补肝肾等方面入手,调节肝脏功能,以改善甲亢症状,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,达到治疗目的。
中医的治疗方式,相较于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,更注重整体的调理,从根源上解决问题,减少药物的副作用。很多看似毫不相干的健康问题,其实都与肝息息相关!中医认为,皮炎、过敏、痤疮等问题都应从肝开始调理。案例分享甲亢多年,一直用药,都没有好转。长满了痘痘,还出现腰疼、疲劳等多种症状。通过护肝计划,身体所有症状都完全消失了。图片
医学专家解读护肝计划原理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主讲:中山大学营养学 蒋卓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王宪波主任图片
中医世家精讲“护肝计划”护肝计划方案细节,仅供参考
365建站修护期:为期6个月-1年(所有肝细胞全部更新需要1年时间),每晚7-8点,10粒B族维生素+5粒养藏善衡片(如有高血压症状,改用3粒养脏善衡片);养护期:护肝修护期1年后,改为长期养护肝脏的养护期,用量减半。每晚7-8点,5粒B族维生素+3粒养藏善衡片。更多的朋友开始了“护肝计划”,并因此受益。个人使用方案,仅供参考!图片
注: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。建议咨询医师、营养师等专业人士。
图片
👉斯坦福大学研究:吃够膳食纤维,直接“激活”抗癌基因~👉炎症饮食与中风密切相关!这5种「促炎食物」,一定要少吃~👉你的情绪阴晴不定!可能是 B 族维生素在 “搞鬼”~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