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历代评价
王孟英一生以其高尚的医德、精湛的医术,活人无数,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著作和医案,历代对其评价甚高,现列举如下:
杨照藜为《王氏医案》作序:“今才如孟英,学如孟英,识力精超如孟英,而每临一证,息心静气,曲证旁参,务有以究乎病情之真而后已,宜乎出奇制胜,变化无方,著之医案,卓卓可传如是也。”
杨照藜评《霍乱论》:“其理明,其词达,指陈病机,判然若黑白之不可混淆。”
诸葛令泉为《霍乱论》作序,评其品行曰:“先生之为人,尤世罕觏,恂恂然不趋乎时,不戾乎时,望之可畏,即之可亲,凡从而游者,皆钦爱不忍离。”
张柳吟:“但使病者听孟英论病之无微不入,用药之无处不到,源源本本,信笔成章,已觉疾瘳过半。古云:檄愈头风。良有以也。”“不愧名数一家,首选千里矣。”(《王氏医案·卷二》)
张柳吟:“孟英之案,不徒以某方治愈某病而已,或议病,或辨证,或论方药,或谈四诊,至理名言,随处阐发。或繁或简,或浅或深,别有会心,俱宜细玩。”(《王氏医案续编·例言》)
彭兰媛为《归砚录》作序:“王公孟英,博雅君子也。储八斗之才,富五车之学,而尤长于医,疗疾之神,人莫能测,著有《医学丛书十六种》,阐明至理,井井指陈。其医案十四卷,治法益昭,发前人之未发,悟前人之未悟,上追《灵》《素》,下纂诸家,抉其奥以显其幽,存其纯而纠其缪,道明世俗之风,说尽暗昧之弊,分混淆,别邪异,千古流弊,一旦而消,万世蔽蒙,一朝而破,功盖前贤,学垂后世,证无巨细,恻隐常存,卓识敦行,诚人所不能及也。”
陈载安评《回春医案》:“展绎之余,益信其抱有猷有为有守之才,故能铸古熔今,随机应变,可以坐而言,可以起而行,不愧为一代之名家。”(《王氏医案续编·小引》)
曹炳章为《重刊王氏医案三编》作序:“余尝读先生案,益佩先生敏而好学,尝寢馈于医学,更能参究性理诸书,以格物穷理,故审病辨证,能探虚实,察浅深、权缓急,每多创辟之处,然仍根据古书。其裁方用药,无论用补用泻,皆不离运枢机、通经络,能以轻药愈重证,为自古名家所未达者。更有自始至终,一法到底,不更方而愈者。良由读书多,而能融会贯通,悟超象外……世之为医者,遵史氏之格言,效孟英之苦志,出而问世,必可加人一等也。”“敏而好学,能一思百虑,所以能具此完美之学理,成有清一代医中之伟人。”
曹炳章评《归砚录》:“其间议病论证,或表著前徽,或独掳心得,或采前贤未刊医案,或录平时自治验案。如摘评魏氏《名医类案》及《温病条辨》,虽不分体例,然皆能发前人所未发,悟前人所未悟,弗泥于古,弗徇于今。其著论以清,烛理以明,抉摘搜剔,厘然能去其非而存其是,千古流弊,一旦冰释,万世疑窦,一朝道破,奇情妙绪,层见叠出。”
石念祖《王氏医案绎注》:“大旨虽为救治温补流弊而设,实则随证制方,丝丝入扣,果得融会贯通,则古今医籍兼读可,缓读亦可。”
张山雷赞王孟英:“临证轻奇,处方熨帖,亘古几无敌手。”赞王孟英医案:“孟英天资过人,凡治至危极险之证,须看他绝不在见证上落墨,必从病理病情中寻出一条线索,自然六辔在手,一尘不惊,乃能按部就班,应弦合节,是为孟英之最不可及处。”“所见古今治案,平心论之,实未见有一人可以几及孟英者。”(《张山雷医集》)
陆士谔言:“清贤医案,惟孟英案最为善本,因叶天士等医案,编者不善选择,治效各案与未效各案,兼收并蓄,读者颇难判别,惟王孟英案,编印时孟英及身亲见,且最后之《归砚录》为孟英自作,所录各案,绝无一案不效者,读者因见症之精确,悟撰方之灵巧,进更变化,不越规矩准绳,故读此书,胜读各家医案多多也。”(《分类王孟英医案·卷二》)
赵梦龄为《温热经纬》作序:“王君孟英,赅博淹贯,引经斥异,众美兼收,谓前人之说,既中肯,何必再早己意,因而弃瑕录瑜,汇成《温热经纬》一编,盖本述而不作之意,而其中间以按语,亦谓旁考他书,参以阅历,则亦犹之述耳,而初非有私心臆断于其间也。”
朱瑞菘题《王氏医案三编》:“承以所刻初、二、三编医案十三篇见示,读之皆道其平生阅历之艰苦,与病情之百出其变,以相尝试,而君顾能以一心之灵明,疏瀹脏腑,使药无不及病,病无不受治于药,何医之神哉!”
任应秋《中医各家学说讲稿》评《温热经纬》:“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是个资料性质的文献,是对温热病资料的总汇,这是本好书,除了《温热经纬》之外,还没有出现第二部这么全面的文献汇总。”
二、学术传承
王孟英为集大成的一位医家,善取经典,博采众家之长,故很难说传承自哪一学派。经典著作《内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,以及明清医家如吴又可、喻嘉言、叶天士、薛生白、陈平伯、余师愚等,均对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
《温热经纬》即是“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,叶薛诸家之辨为纬”,对《内经》《伤寒论》等经典著作中有关温病的理论进行引录、评释,并辑录叶天士《温热论》《三时伏气外感篇》、陈平伯《外感温病篇》、薛生白《湿热病篇》、余师愚《疫病篇》等专著中对温病的诊治心得。《温热经纬》汇集了各家对温热病阐发的精粹,同时,王孟英又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,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同时多有发挥创新。
(一)推崇《内经》经典理论
《温热经纬》开篇第一卷即为《内经伏气温热篇》,可见医家对《内经》的推崇。篇中曾言:“今人不读《内经》,虽温热暑疫诸病,一概治同伤寒,禁其凉饮,厚其衣被,闭其户牖,因而致殆者,我见实多。”强调了读《内经》、领悟经典的重要性。本篇首列《内经》条文,继汇诸家评释,最后以“雄按”的方式阐发个人观点,尊崇、继承《内经》理论的同时,又有发挥创新。
如王孟英著名的“伏邪”之说即源自《内经》“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”。王孟英指出,伏邪为病,自里达表,病势缠绵,如剥蕉抽茧;新感则与伤寒同,皆以风为诱因,风从寒化为伤寒,风从热化为湿病。
再如对“六气学说”的认识,亦源于《内经》。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云:“夫百病之所始生者,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,阴阳喜怒,饮食居处。”《灵枢·五变》云:“余闻百疾之始也,必生于风雨寒暑,循毫毛而入腠理,或复还,或留止,或为风肿汗出,或为消瘅,或为寒热,或为留痹,或为积聚。奇邪淫溢,不可胜数。”王孟英在此基础上,又有新的认识,指出:“所谓六气,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也。分其阴阳,则《素问》云寒暑六入,暑统风、火,阳也。寒统燥、湿,阴也。言其变化,则阳中惟风无定体,有寒风、有热风;阴中则燥、湿二气,有寒、有热。”进一步完善了《内经》对外感致病因素的认识,使之更为切合临床。
又如暑邪致病,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有“其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,其性为暑”的论述,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又言“热气大来,火之胜也”,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言“彼春之暖,为夏之暑”。王孟英就是在此基础上,对暑邪的性质加以论述。
(二)继承《伤寒杂病论》经方精髓
《温热经纬》卷二列《仲景伏气温病篇》《仲景伏气热病篇》《仲景外感热病篇》《仲景湿温篇》《仲景疫病篇》。文末精撷温病验方凡113首,其中保留仲景之方达50余首。前文以医案为切入点,分析王孟英应用经方长于加减化裁,深得仲师精髓;又以白虎汤、竹叶石膏汤为例,论述医家遣方用药的特色,亦可见医家对经方应用之灵活。现再举几例说明医家对《伤寒杂病论》的继承与发展。
如“热入血室”,见于《伤寒论》第143条“妇人中风,发热恶寒,经水适来,得之七八日,热除而脉迟,身凉,胸胁下满,如结胸状,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也。当刺期门,随其实而取之”,144条“妇人中风,七八日续得寒热,发作有时,经水适断者,此为热入血室。其血必结,故使如疟状,发作有时,小柴胡汤主之”,145条“妇人伤寒,发热,经水适来,昼日明了,暮则谵语,如见鬼状者,此为热入血室。无犯胃气及上二焦,必自愈”,216条“阳明病,下血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,但头汗出者,刺期门,随其实而泻之,濈然汗出则愈”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中亦有论述。对于此证,王孟英在领悟仲景言论的前提下,根据临床经验,又立热入血室三证:“如经水适来,因热邪陷入而抟结不行者,此宜破其血结;若经水适断,而邪乃乘血舍之空虚以袭之者,宜养营以清热;其邪热传营,逼血妄行,致经未当期而至者,宜清热以安营。”补仲景之所未备。
在仲景方的传承方面,如《仲景湿温篇》中,对《伤寒论》第262条“伤寒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”,王孟英发挥说:“余治夏月湿热而表有风寒者,本方以香薷易麻黄辄效。”根据具体病证的变化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以化裁,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。再如白虎汤,除前文述及在医案中的体现外,在《温热经纬》中又记载了以白虎汤为基础的化裁方,枚举如下:
白虎加地黄汤(《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):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、生地黄。王孟英:“言如玉女煎之石膏、地黄同用,以清未尽之热,而救已亡之液……岂知胃液虽亡,身热未退,熟地、牛膝安可投乎?余治此证,立案必先正名,曰白虎加地黄汤,斯为清气血两燔之正法。”
白虎加生地、黄连、犀角、竹叶、莲子心方(《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):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、生地黄、黄连、犀角、竹叶、莲子心。王孟英:“舌心是胃之分野,舌尖乃心之外候,心胃两清,即白虎加生地、黄连、犀角、竹叶、莲子心也。”
白虎加枸杞汤(《薛生白湿热病篇》):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、枸杞。王孟英:“余于血虚加生地,精虚加枸杞。”
白虎加半夏汤(《薛生白湿热病篇》):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、半夏。
白虎加厚朴汤(《薛生白湿热病篇》):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、厚朴。王孟英:“余治暑邪炽盛,热渴汗泄而痞满气滞者,以白虎加厚朴极效。”
(三)集成明清医家治学精华
《温热经纬》全书不足15万字,却引用了40余位注家治学之精华。正如王孟英所言“择其贤之善者而从之,间附管窥”,荟萃前贤,厚积薄发。是书卷三为《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《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》,卷四为《陈平伯外感温病篇》《薛生白湿热病篇》《余师愚疫病篇》。引用叶天士、陈平伯、薛生白、余师愚之论的同时,亦广征博引,并提出自己的观点,可以说对诸位医家都有继承。现以叶天士和喻嘉言两位医家为例:
1.叶天士
王孟英认为后世论温病者,当推叶天士所著《温热论》和《幼科要略》。《温热论》可谓专述新感温病,为使内容与篇名相符,王孟英将其更名为《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,并全文收载,重点加以阐释发挥。《幼科要略》则既论述新感温病,又包括了伏气温病,遂将其更名为《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》。
王孟英对于温病传变规律的看法即是继承了叶天士的观点。在叶天士“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,逆传心包”的逆传理论基础上,提出“顺传”说,进一步完善了对温病传变规律的认识。章虚谷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解释“逆传心包”,以心属火、肺属金,火本克金,肺邪反传于心,故曰逆传。王孟英在对叶天士原文进行深入理解后,认为逆传心包是相对于顺传阳明而言,以温邪上受,首在肺卫,理应从外而解,若邪不外解,传及中下二焦为顺传;相对而言,邪不下传,易于上入心包,内陷营分,故称逆传。从而明确了“逆传”的含义。
在舌诊方面,王孟英继承了叶天士的诊法特色,强调辨苔施治,察舌用药。《温热经纬·卷二》评述叶天士辨苔的基本内容,言:“叶天士辨别种种白苔证治之殊,似兼疫证之舌苔而详论之。试释之,则白苔不必尽属于寒也。”王孟英在治疗上善用轻宣之品,提出“重病有轻取之法”,亦与叶天士的理论一脉相承。
对于叶天士的某些观点,王孟英提出不同意见。如湿邪为长夏易见病邪,湿邪与暑邪常相兼并见。叶天士即有“暑必兼湿”“暑邪必夹湿”之说。王孟英认为此说并不确切,指出:“暑令湿盛,必多兼感,故曰夹。犹之寒邪夹食,湿证兼风,俱是二病相兼,非谓暑中必有湿也。”又如对于叶天士“伤寒化热,肠胃干结,故下宜峻猛。湿热凝滞,大便本不干结,以阴邪瘀闭不通”的说法,王孟英于《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提出异议:“伤寒化热,固是阳邪;湿热凝滞者,大便虽不干结,黑如胶漆者有之,岂可目为阴邪,谓之浊邪可也。”
2.喻嘉言
王孟英对喻嘉言的著作和观点颇为重视,除在《温热经纬》中多次引用喻嘉言的言论并予以高度评价外,在医案中也体现了对喻嘉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。喻嘉言《寓意草》首篇《先议病后用药》,专篇明确指出“治病必先识病,识病然后议药”。王孟英对此十分推崇,始终遵循“源澄而流自洁,议病然后议药”的辨证论治宗旨。下面从医案角度,以王孟英对喻嘉言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继承为例说明之。
如治圃人妻案:
一圃人,诣孟英泣请救命,诘其所以,云:家住清泰门内马婆巷,因本年二月十五日卯刻,雷从地奋,火药局适当其冲,墙垣庙宇,一震泯然,虽不伤人,而附近民房,撼摇如簸。其时,妻在睡中惊醒,即觉气不舒畅,半载以来,渐至食减形消,神疲汛少,惟卧则其病如失,药治罔效,或疑邪祟所凭,祈祷厌镇,亦属无灵,敢乞手援,幸无却焉。孟英许之,往见妇卧于榻,神色言动,固若无恙。诊毕,病人云:君欲睹我之疾也。坐而起,果即面赤如火,气息如奔,似不能接续者,苟登圊溲便,必贲逆欲死。前所服药,破气行血、和肝补肺、运脾纳肾、清火安神,诸法具备,辄如水投石。孟英仿喻氏治厥巅疾之法用药,一剂知,旬余愈。(《王氏医案·卷二》)
是案治法,为王孟英仿喻嘉言治吴添官之母厥巅疾案所立。原文如下:
吴添官生母,时多暴怒,以致经行复止。入秋以来,渐觉气逆上厥,如畏舟船之状,动辄晕去,久久卧于床中,时若天翻地覆,不能强起,百般医治不效。因用人参三五分,略宁片刻。最后服至五钱一剂,日费数金,意图旦夕苟安,以视稚子。究竟家产尽费,病转凶危。大热引饮。脑间有如刀劈,食少泻多。已治木无他望矣。闻余返娄,延诊过,许以可救,因委命以听焉。余以怒甚则血菀于上,而气不返于下者,名曰厥巅疾。厥者逆也,巅者高也,气与血俱逆于高巅,故动辄眩晕也。又以上盛下虚者,过在少阳,少阳者足少阳胆也,胆之穴皆络于脑,郁怒之火,上攻于脑,得补而炽,其痛如劈,同为厥巅之疾也。风火相煽,故振摇而热蒸。土木相凌,故艰食而多泻也。于是会《内经》铁落镇坠之意。以代赭石、龙胆草、芦荟、黄连之属降其上逆之气;以蜀漆、丹皮、赤芍之属,行其上菀之血;以牡蛎、龙骨、五味之属,敛其浮游之神。最要在每剂药中,生入猪胆汁二枚,盖以少阳热炽,胆汁必干,亟以同类之物济之,资其持危扶颠之用。病者药一入口,便若神返其舍,忘其苦口,连进十余剂,服猪胆二十余枚。热退身凉,饮食有加,便泻自止,始能起床行动数步。然尚觉身轻如叶,不能久支。仆恐药味太苦,不宜多服,减去猪胆及芦、龙等药,加入当归一钱,人参三分,姜枣为引。平调数日而全愈。(《寓意草》)
此二案,病证不同,圃人妻病症见奔豚、面赤、气息贲逆;吴添官母症见头痛剧烈、眩晕。但细究之二者又有相通之处,圃人妻病起于惊恐,吴添官母病起于暴怒,均缘于情志而致气机不畅,虽症状表现各异,却同属于血菀于上、气逆不下之证。因此,王孟英灵活地取法喻嘉言,疗效显著。此外,王孟英的气化枢机论等重要观点也是在喻嘉言的基础上提出的,足见其对喻氏的尊崇。王孟英师法喻嘉言,又不迷信、拘泥于喻嘉言,如明确反对喻嘉言“热蒸其湿是为暑,无湿则但为干热而已”等其“暑病夹湿”的观点。
三、后世发挥
王孟英为清代晚出的温病学家,其观点汇聚前代医家之长。后世对其多有研究、发挥。
(一)临床研究发挥举例
近30年来,对王孟英学术思想、临床经验的研究很多,发表相关文章200余篇,多为阐发王氏对温病学的贡献,以及在血证、痰证、老年病、妇科病、疟证、霍乱病、肺病、外科病、杂病、温病、情志病、饮食、救急等各方面的辨治经验及用药特色,用于指导现代临床;并对王氏清暑益气汤、连朴饮、雪羹汤等方剂进行理论探讨与临床实践。现以对王氏清暑益气汤的临床应用为例:
王氏清暑益气汤治疗暑热气津两伤证,现代临床上应用颇为广泛,且在王孟英应用的基础上扩大了使用范围,可治疗夏季热、中暑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、小儿厌食症、夏季哮喘、慢性肾病、干燥综合征等。实验证明,清暑益气汤能有效对抗内毒素血症的发生,因此,本方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。现综述如下:
1.对适应证的认识
尚炽昌认为其能清暑益气、养阴生津。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,如见身热、多汗、心烦、口渴、小便短赤、体倦少气、精神不振、舌红、脉数。冯丽谦等认为清暑益气汤善治阳盛之体,暑热伤津耗气而中焦尚健,又不夹湿者。凡热病见热邪未退,而正气已伤,身热而兼气津两伤之证者,表现为身热多汗、体倦气短、口渴心烦、精神不振、小便短赤、脉虚细数等症,可清热解暑、益气生津。孙清廉认为此方可清暑益气、养阴生津。适用于中暑受热,气阴两伤,表现为身热多汗、体倦气短、口渴心烦、精神不振、小便短赤、脉虚细数等症。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小儿夏季热的患者尤为适宜。本方重在养阴,陈国华认为暑热未尽而气液俱虚者,宜用王氏清暑益气汤。施锡璋认为,王氏之方以甘寒濡润之药养胃津,复佐清凉之品涤暑,对中暑受热,气津两伤之身热汗多、心烦口渴、小便短赤、体倦少气、精神不振、脉虚数,确是对证良方,用之“无不应手取效”。由此可知,清暑益气汤的主要适应证是气阴两伤、暑热未退。
2.现代临床应用
(1)夏季热
夏季热又称暑热症,是婴幼儿在暑天发生的一种特有的季节性疾病。以长期发热、口渴多饮、多尿、少汗或汗闭为特征。有严格的发病季节,本病的发生与患儿的体质因素密切相关。李凤云用本方治疗小儿夏季热66例,疗效满意。效果如下:治疗组显效46例(69.7%),有效20例(30.3%),总有效率100%。樊遂明用本方治疗小儿夏季热54例,痊愈42例,占77.8%;有效10例,占18.5%;无效2例,占3.7%。总有效率为96.3%,效果满意。吴冬芳以本方治疗小儿暑热证72例,结果:显效(治疗7天,热退,症状消失)43例,占59.7%;有效(治疗1~2周,体温下降,症状减轻)21例,占29.2%;无效(治疗2周,症状无改善)8例,占11.1%。有效率为88.9%,治疗效果良好。
陈晓梅等治疗一恐暑症患者,近5年来因怕热而畏惧过夏天,每年夏天到来,若气温达到30℃时,即感头晕、心中烦闷、呼吸气粗、口干思冷饮、全身皮肤烘热似针扎、无汗出、腹内热盛、小便灼热黄浑似马尿,难以自持。服清暑益气汤7剂后,全身皮肤始有微汗出且较前润滑,在逾30℃的温度下仅略感头晕,心不烦,皮肤烘热已除,腹内热消,小便变清长,能在外短时间走动或劳动。病已除大半,续服本方7剂后,再以其方制膏剂调养月余,后其病痊愈。今年夏天已能和常人一样顺利度过。
(2)中暑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
朱荣长观察清暑益气汤治疗重症中暑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(MODS)对患者血内毒素(ET)与热休克蛋白(HSP)水平的影响。方法:选择31例符合中暑并发MODS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,随机分为两组,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;治疗组常规治疗加清暑益气汤治疗。于治疗第1、3、7天分别抽取外周血检测血中内毒素(鲎试剂法)、血浆HSP70水平(Westernblot法)。结果:对照组死亡2例,治疗组无死亡。治疗组血中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,血浆HSP7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。结论: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清暑益气汤,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中内毒素水平,提高患者HSP70水平,并改善其预后。
(3)小儿厌食症
小儿厌食症为临床常见病症,以小儿长时期的食欲不振,甚则拒食为主症,发病率在城市及农村均较高。王丽君应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42例,取得满意疗效。疗效评定标准:痊愈:服药1个疗程(7天)后,食欲明显增加或基本正常,面色改善,体重略增。有效:服药1个疗程后,食欲改善,临床症状好转。无效:服药1个疗程后,食欲未见明显改善。结果:痊愈30例,有效8例,无效4例,总有效率90.48%。
(4)夏季哮喘
单秀华运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夏季哮喘76例,疗效较满意:临床控制22例,显效34例,有效15例,无效5例,总有效率93.4%。
(5)慢性肾病
暑为六淫邪气之一,凡夏至之后、立秋以前,致病具有炎热、升散、兼湿特性的外邪,称为暑邪。暑邪具有炎热、升散、兼湿的特性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身上可表现为气阴两伤。阮诗玮教授多予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,以清暑益气、养阴生津。如治疗一紫癜性肾炎女性患者,实验室检查:尿常规:尿蛋白(+),隐血(+++),红细胞246.3个/μL,37.3个/HP,白细胞30个/μL,5.1个/HP;血常规、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。中医辨证为紫斑(暑热气阴两伤),治宜清暑益气、养阴生津、凉血止血,投以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。连服7剂后复诊,诸症较前改善,复查尿常规:隐血微量,红细胞28.3个/μL,5.0个/HP。颇具疗效,守方续服。
(6)干燥综合征
陈晓梅等治疗一干燥综合征患者,患者3年前开始舌尖处糜烂、疼痛。反复发作,渐至口干、上下唇干燥起皮、舌面破损,常需饮水润之。进食辛辣、味咸和热烫之物时,口唇、舌面干燥破损处疼痛难忍。处本方加减,服药7剂后,口干有所减轻,饮水稍少,口唇、舌面干燥略转润,疼痛好转,纳食增加,小便清长,大便通利,脉细缓。此方药物略有增减后续服1个月,口唇转润,脱屑极少,舌面斑马状剥裂处黏膜开始新生,精神转佳,面色转红润,食欲正常,二便通调。遂以此方收膏服用3个月,病告痊愈。
3.应用前景
王氏清暑益气汤是治疗夏季感受暑热而引起的热性病的常用方剂。暑为天之阳气,正如王孟英所说“暑乃天之热气……纯阳无阴”,其性升散,易耗气伤津。王氏此方,重在养阴。后世医家多用此方益气养阴、清热生津。尚炽昌教授认为本方除能治疗暑热气津两伤证外,还可以用于治疗:①慢性浅表性胃炎、慢性萎缩性胃炎等;②神经衰弱、肋间神经炎等;③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、高血压病等;④慢性肾盂肾炎、慢性肾小球肾炎等;⑤糖尿病、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;⑥肺结核、慢性支气管炎等;⑦小儿及成人夏季热等。
杨桢等认为,王氏清暑益气汤有很好的开发前景。研究证明,清暑益气汤能有效对抗内毒素血症的发生。研究者认为,这与本方能直接抑制细菌生长与代谢,减少内毒素产生,并使大量内毒素和细菌排出体外有关。
王氏清暑益气汤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,反映了后世医家对暑病辨识和论治的发展和补充,扩大了清暑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,体现了对王孟英学术的继承与发挥。
(二)相关研究著作
近现代研究王孟英的著作有: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1.《王氏医案绎注》
石念祖绎注,刊于1919年。书凡10卷,附录1卷。石念祖对王孟英医案评价很高,言其“虽大旨为救温补而设,实则随证制方,丝丝入扣,果得融会贯通,则古今医籍兼读可,缓读亦可”(《王氏医案绎注·序》)。鉴于王孟英原案“或脉证方药并叙,或叙证遗脉,或叙脉遗证,方药注铢两者,千百首中仅一二,读者难觅精髓”,因此,对王孟英原案加以笺释,对案中病情、脉义、方药之偶阙者予以补充,方药未标明剂量的予以补充;强调治病以辨证为要,因此于病情方面不厌详注;认为治病最忌不分气分、血分,故各案均注明在气、在血。书由谢观(谢利恒)校订。民国二十三年(1934)由上海商务书局印行。2009年1月,杨君、伍悦点校后由学苑出版社出版。
2.《分类王孟英医案》
陆士谔编校。陆士谔(1878—1944),江苏青浦(今属上海市)人,生于千年古镇珠溪镇(今朱家角)。名守先,字云翔,号士谔,亦号云间龙、沁梅子等。早年跟随名医唐纯斋学医,后来在沪行医。陆氏十分推崇王孟英医案。因王孟英《回春录》《仁术志》《归砚录》等医案,皆逐年记录,查检甚为不便,故陆氏将孟英医案按病症分类手录。书分2卷,卷一包括外感、伤风、风温、湿温、冬温、伏热、伏暑、霍乱、暑、泻、疟、痢、斑、痘疫(附烂喉)、瘄疹、喘嗽等病症;卷二列呕吐、噫、呃、胀、肿、痞积、痰、劳伤、脱、阴虚、损、郁、惊、悸、哭、狂、痫、疑懵、内风、不寐、不语、类中、瘫痪、虫、结胸、关格、晕眩、厥、诸痛、疝、便浊、遗精、便秘、妊娠、调经、胎前、淋带、临产、产后、中毒、难治等。民国十年(1921)书成,民国十三年(1924)七月由世界书局石印出版。
3.《王孟英疟痢验案》
曹炳章(字赤电)编,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,现存抄本。
4.《王孟英温热医案类编》
张景捷类编,1985年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。全书收录整理了王孟英温热医案,以病为纲、以案为目。内容包括伤风、伤寒、时感、温病、温毒、冬温、风温、春温、暑温、伏暑、湿温、秋燥等12门。每案注明主症、病机,案后加有按语,间附编者治验。
5.《王孟英温病证治精萃》
成都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张之文主编,历3年而完成,1989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。张之文指出,因王孟英“论医多述而不作,或发议论于医案之中,或间以按语、刊语于评注医籍之内,夹叙夹议,庞杂无序”等原因,读者难以深入掌握其学术思想、临床经验,有鉴于此,对王孟英有关温病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进行整理研究,从其生平与著作、温病证治特点、温病学专题评述(包括暑病、疟疾、霍乱、伏气温病、痢疾)、温病医论选、方剂方论及药论选五大方面进行阐发。
6.《王孟英医籍精华》
盛燮荪等编著,1992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。
7.《王孟英医学全书》
盛增秀主编,1999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。是书收集了王氏本人及其整理参注他人的著述凡20种,依次为《温热经纬》(5卷)、《随息居重订霍乱论》(不分卷)、《随息居饮食谱》(不分卷)、《王氏医案》(2卷)、《王氏医案续编》(8卷)、《王氏医案三编》(3卷)、《归砚录》(4卷)、《乘桴医影》(不分卷)、《潜斋简效方(附医话)》(不分卷)、《四科简效方》(不分卷)、《鸡鸣录》(不分卷)、《重庆堂随笔》(2卷)、《沈氏女科辑要按》(2卷)、《古今医案按选》(4卷)、《医砭》(不分卷)、《言医选评》(不分卷)、《校订愿体医话良方》(不分卷)、《柳洲医话良方》(不分卷)、《洄溪医案按》(不分卷)、《叶案批谬》(不分卷)(原辑入《潜斋简效方》中)。对入编的医籍,均做了校勘和注释,同时还撰写了《王孟英医学学术思想研究》一文,详尽地介绍和研讨了王孟英的生平、著述、学术思想、诊治经验,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等;又附“论文题录”,全面摘录了1949年以来公开发表的现代学者对王孟英著述及学术思想、诊治经验等研究的论文题目,以利读者查阅。
365建站8.《重订王孟英医案》
盛增秀编撰,2011年出版。本书是陆士谔的《王孟英医案》的重订本,但在编写体例和内容等方面有所不同。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①增加了孤本《乘桴医影》内容。②采用病证分类的编排方法,分为温热案、伤寒案、瘟疫温毒案、中风案、眩晕案、咳嗽哮喘案、疟疾案、肿胀案、伤食案、呕吐噫呃案、痞证案、泄泻案、痢疾案、霍乱案、黄疸案,共计15部分。③书后增入编者所撰的《王孟英医案处方用药特色》一文。④每个医案的末尾均注明出自何书,方便读者查找。⑤将有关《王孟英医案》的序跋编入“附录”以供读者参阅。
综上所述,王孟英作为清代晚出的温病大家,善采百家之长,上至《素问》《灵枢》《难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等典籍,下及叶天士、薛生白、吴鞠通、张路玉、章虚谷、郭白云、周禹载、沈尧封、张隐庵、尤在泾诸家,均有探索研究。在继承、融会的基础上,又能不泥古法,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,予以发挥和创新。代表作《温热经纬》系统阐发了温病学的一些重大问题,补前人之不足,于新感伏邪、暑湿致病等方面提出创见。王孟英传世医案多达800余则,集中反映了医家的治疗经验和临证思路,顾护阴津、重视气化枢机、长于饮食疗法、用药清轻灵动等学术特点在医案中得以充分体现。王孟英的治学方法、温病学思想、治疗经验、遣方用药思路等,对于后世乃至今天的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均有指导意义。
——选自《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——王孟英》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