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人民网-河北频道
手工业工厂车间缝纫机声此起彼伏、香菇园区暖棚正值采摘季,硒鸽养殖基地鸽农正在饲喂调崽……初冬时节,河北阜平县乡村一派忙碌景象。按照“长短结合、多点支撑、绿色循环”原则搭建起的富民产业体系,让阜平这个太行山乡焕发出无限生机活力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走进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王林口镇阜平硒鸽实业有限公司,一排排整齐的鸽舍跃然眼前,养鸽专业户白富慧正在鸽舍里察看鸽子。自2018年进入硒鸽基地工作,夫妻二人从承包养殖1800对硒鸽到目前已经发展到2700对。
“现在我养鸽子也有六年了,技术也算成熟了,养着一个半棚,2700对(鸽子)。好的时候月工资能达到上万,不好的时候也有六七千,我对现在的生活挺满足、挺高兴。”
白富慧介绍,她是阜东新区易地搬迁户,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爱人外出打零工,后来听说到园区养鸽子挺挣钱,园区离他们家只有十分钟路程,就想试一试,可没有技术他又犯了难。后来得知硒鸽养殖采取的是“政府+龙头企业+产业园区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实行农户承包制,种鸽、饲料由企业提供,农户养殖前接受专业培训,养殖过程中碰到难题,可随时联系专家解决。这样的政策使白大姐吃下了一颗定心丸。
在阜平,除了以硒鸽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之外,该县还结合自身资源禀赋,重点发展了家庭手工业、现代食用菌、高效林果、中药材、生态旅游等富民产业。
365站群在位于阜平县经济开发区宜居家园的途悦编织加工厂生产点,十几台缝纫机飞速转动,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缝纫工作中。小区居民郑秀梅手法娴熟地操作着缝纫机,随着“嗒嗒嗒”的缝纫声,一个初具雏形的毛绒玩具在她手中逐渐成形。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,自豪地说:“这活儿其实不难!只要有针线活儿的底子,经过两三天的培训,就能轻松上岗。公司采用按件计酬的方式,只要肯努力,一年能挣三万元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