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心痛彻背,背痛彻心,乌头赤石脂丸主之。
乌头赤石脂丸方
乌头一分,炮 蜀椒 干姜各一两 附子半两 赤石脂一两 上五味末之,蜜丸,如桐子大,先食服一丸,日三服,不知,稍加服。
这是最严重的一种胸痹。最轻的胸痹,就是栝蒌薤白白酒汤证,再来就是栝蒌薤白半夏汤证,以上这些都还没有出现心痛彻背,背痛彻心来回的穿胸痛。
病人感觉到里面好像有虫在爬似的痛,痛过去又痛回来,好像有东西在胸腔里面走动,这就是所谓心痛彻背,背痛彻心,这是有湿在中间纵膈膜上跑来跑去。
我们的心包络周围,包括我们的纵膈腔在场,湿能够在这里游走就是因为寒,由于上焦过寒,所以没有办法把这个湿化掉,于是就造成这个问题。
现在大家知道了,当遇到湿过盛时,湿是很不容易去掉的,张仲景多用苦温化湿的方法才能去湿,专开去湿的药是没用的,所以才有乌梅丸来做为去湿用,这乌梅丸是苦温化湿的标准处方。
但是如果湿是停留在心膈、上焦部位,而乌梅丸是无法到达此处的,上焦积湿盛时,张仲景是用乌头赤石脂丸来治。
过去有人认为,尤其是日本的经方家认为,这个乌头赤石脂丸里面已经有附子,附子跟乌头两个同性的还用在一起?岂非矛盾,很可能是乌梅赤石脂丸,比较合理。
张仲景笔误或是小徒弟拿着竹简走路时,被门槛绊倒受到惊,于是就胡乱的将竹简重新编过,造成现代发生这个争议。
365站群大家先看处方内容,有乌头、蜀椒、干姜、附子、赤石脂五味药组成。乌头本身在北派的观念里面,乌头入肝,肝主筋。
所以我们的大乌头煎,专门在四肢关节的地方出现寒湿很重的时候,我们就会使用乌头。附子本身入肾,因为肾阳不足,肾虚寒,所以需要用它。
为什么要用蜀椒?仲师认为肺太冷了,必须用蜀椒来去肺寒,所以后面大建中汤也会用到用蜀椒。
干姜温脾胃。所以这个处方是同时顾虑到肾、肝、脾、肺四脏。因为仲师认为起因是五脏太寒,而且寒集中在身体正中间,使得脏腑的功能没有办法连贯起来,因此湿才会停留在胸膈中。
为什么要用赤石脂,因为赤石脂本身是涩剂,我们遇到病人下利不止时,又实在没有办法帮病人止利的时候,我们就会用涩性的药去止利。
赤石脂还有堵塞的功能,因为中间太寒,寒就是没有蠕动,没有办法消化,没有办法有新陈代谢等,这个湿在就可以在纵膈腔上跑来跑去。
心痛彻背是从中间胸腔部位开始痛,一痛就直接痛到背后面去,然后又从后面再痛回来,当湿在胸腔里面走动时,病人会感觉到好像有虫在里面爬,能够很自由的随意走动,我们靠这些热性的药把里寒去掉以后,要靠赤石脂阻止它再回来。
『右五味末』,把它弄成粉末,『蜜丸,如桐子大,先食服一丸』,一天吃三次,『先食服一丸』就是空腹时吃。
也有人认为说用『乌梅赤石脂丸』,因为酸的入肝,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地方,我平常用的是用乌梅赤石脂丸。
诸位注意一点,仲师选用的是紫色赤石脂,『方中乌头炮用,附子生用。』附子是生用,炮附子能够固表阳,生附子能够去肾寒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『独怪近日药肆,至于不备生附子。』如果你把生附写在药单子上面,药房还以为你神经病,说:「你老师怎么教你的,老师很烂。」现在药房已经没有卖生附子。
当年曹颖甫在写伤寒金匮发微的时候,上海就已经买不到生附,你处方笺上面如果开生附子,会吓死一般中药行的人。
曹颖甫就这样陈述的,也代表说在民国初年时就买不到生附了,所以北派经方家碰到这些无知的人就很麻烦,用药上就被限制住。
这个乌梅赤石脂丸专治心痛彻背,背痛彻心的,西医检查查不到这种心脏病即将发作的前兆,于是错失治疗良机,终于造成许多人因为突发的心脏而猝死。其实这种造成猝死的心脏是可以预知的,也是可以预防它发生的。
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讲,我们学这些知识的目的,就是吸取前人的教训,可以让自己不二过。
有些事情就算是错,也无伤大雅,但是有太多事情的经验是不可得的,我们研究算命或者是研究医学就是预防发生这些不可得的经验,因为不可得的经验发生一次就完了。
如果你说:「哎呀! 很后悔,再重来一次。」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机会?而且象只有一次,听过我解说的周易六壬就知道我讲的「象只有一次」的真正涵义,所以诸位千万不要小看这篇的论述。
学会这一篇后,治疗心脏病是出手就中,一剂就知,温病派是无法做到的,西医更是束手无策。
图片
文源 网络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